世上本沒有戲,一方水土的嬉耍演進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便約定俗成升華為戲。閩中小縣泰寧原本也沒有戲,卻借蛋生雞,橫空出世了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梅林戲,為福建登上戲曲大省增色添彩不少。 大多數的地方戲總叫觀光客如鴨子聽雷公般看熱鬧,戲臺上若無字幕輔助,劇情縱是翻江倒海,外人也一臉懵懂,波瀾不驚。梅林戲唱詞對白用上普通話后,更是大放異彩。我曾陪北京客人路過觀賞,對方一聽入迷,再聽陶醉,回頭大贊其唱腔之優美、行當之齊整、表演之個性、功夫之了得、韻味之綿長,不愧是“土京劇”。 泰寧流傳民謠:“梅林十八坊,十戶九擔箱,敲起叮當鼓,唱起梅林腔,搭起戲臺來,唱到大天光?!币皇酌裰{往往就是一個故事,連起了梅林戲的前世今生。清朝中葉,泰寧朱口梅林村有個大戶人家做壽,請浙江的徽戲班來家連演數日不過癮,復請徽班藝人為家鄉子弟傳藝。由此,梅林四鄰以學戲為樂事,生旦凈末,唱念做打,逢年過節或遇紅白喜事,人人都能粉墨登場,張口來上幾段。專業戲班和演出劇目并轡而行、代代相傳中,又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等相融合,摻進提線木偶等動作,遂涅槃而生這一劇種。及其式微,國家出手保護,使其和尚書第、大金湖并稱一縣“三寶”。 天下事無非是戲,世間的戲演多了,敝屣當異寶奇珍者比比皆是。然泰寧“三寶”,誠非自吹自擂、自娛自樂,個個都有來自國家權威部門的認證。 坐落于泰寧縣城中央的尚書第,系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面積達四千多平方米,是江南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建筑。其主人、明末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銜李春燁,在明末跨越三朝,宦海人生充滿傳奇,大大豐富了泰寧“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盛事。他46歲中進士,可謂大器晚成,十年間連升十二級,卻在位極人臣的56歲那年“急流勇退”,辭官退隱回家奉母頤養天年。在其回鄉數月后,寵信他的天啟皇帝駕崩,崇禎皇帝即位后處置了魏忠賢,朝廷六部尚書有四部或被斬首、充軍,或入獄,而他卻幾乎毫發無損,66歲在家安然病故。其一生,功過是非很難評說,卻留給泰寧一幢氣勢恢宏、現在還被稱為“半邊福堂”的尚書宅第。他也依靠一幢巨大的房子頑強地有了存在感。這樣的人能不成為梅林戲里的角色? 自然而然,北宋狀元葉祖洽入仕前在龍泉巖飽讀經綸的傳說,官至樞密院參知政事(副宰相)的南宋狀元鄒應龍當年負笈于狀元巖伏案五年的逸聞,以及其后一代代黌門學子以他們為榜樣,在深山巖穴伴隨清風明月苦讀、修身立志的故事,也是梅林戲不可或缺的內容。而正是因北宋那個葉狀元的奏請,宋哲宗將曲阜孔圣人闕里的府號“泰寧”賜作這里的縣名,寓“泰平安寧”之意,替代原來的歸化縣名。歸化有蠻夷歸順開化、棄暗投明之意,顯然,葉狀元深以家鄉建縣之名為恥,而他居然能說動皇帝欽賜縣名,榮耀背后,離不開家鄉的蔚然文風。這名改得實在是皆大歡喜,泰寧人為此感激了葉狀元一千年,把他那篇《詔改泰寧縣記》作為歷代版本《泰寧縣志》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 泰寧金湖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是另一出讓人拍案叫絕的大戲。我曾采擷到戲里戲外不少畫面。改革開放之初,三明地區作為新興的工業城市,工業生產污染比較嚴重,下轄的泰寧縣也難幸免。改革先鋒、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看出問題后,敦促當地領導“注意治理污染”,他還親自沿著溪河尋找污染源,逼得大小官員不得不嚴肅對待。項南目睹泰寧縣紙廠排出的廢水污染金湖后,無比心疼地說:金湖是泰寧的金飯碗,怎忍心讓一個紙廠給毀了?!縣里遂關停紙廠,投入巨資建起污水處理設施,這樣才留下了這處天然美景中的美景。項南不僅自告奮勇為金湖做廣告,還邀請海內外各方人士來此采風,“大金湖”由此天下皆知,迎來如織游人,造福一代代泰寧人民。 云游金湖,但見山從水出、水托山體,靈山秀水洗心養肺。景區內甘露寺“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巖寺奇觀,曾是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奈良東大佛殿的“模版”。船游金湖湖山之間,有緣之人在靜心體驗中,仿佛置身水上佛國,禪心隨風而動,只覺離凡塵最遠,距心靈最近。 “三寶”之外,還有環繞大金湖和上清溪的丹霞地貌呢。六千五百萬年前滄海桑田的地殼運動,成就了繁星般眾多的丹霞巖穴。從藏于深山幽谷之間的上清溪乘坐竹筏體驗原生態漂流,漂過的是永不回頭的漫長時光,眼前千回百轉的是峽谷、曲流、奇巖、異草。溪谷中時而來見的野鴨、鴛鴦、白鷺,在高高巖穴中俯瞰、鳴叫的老鷹,讓你恍若置身夢境。泰寧十多年前和其他五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組成中國丹霞系列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并獲得通過,是一臺讓世界看在眼里的重頭戲。 泰寧的可看之戲,還有原始粗獷的儺舞、情趣盎然的橋燈、特色濃厚的廟會等。不不,還不止這些。作為曾經的中央蘇區縣、著名的革命老區,擁有東方軍司令部、紅軍醫院、紅軍村等眾多歷史遺跡,全國百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評定時,泰寧有戲!青山綠水紅爛漫。首批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區、國家生態縣的最新加冕,不啻是給她金邊的彩裙又鑲上了新星,讓這個重要旅游目的地散發迷人的新魅力。 搭臺和唱戲都是發展的要素。泰寧的戲臺搭了許多,新老交替,因地制宜,而隨時拉開舞臺的大幕,讓人一醉一陶然。 “隔山隔水隔不斷老區情誼,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睅X下村老游擊隊員黃炳茂離世多年后,老宅大門兩側仍一直掛著的這副對聯,讓四方來人都愿一聽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關心“五老”人員以及一杯米酒背后的故事。而上清溪碼頭則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講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泰寧考察旅游開發和生態保護工作時,放生一條躍上就座竹排之鯉魚的珍聞。黨的領袖一如既往對人民熱愛、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視,連同發生在泰寧的一杯米酒、一條鯉魚的逸事,想來也會受到青睞而入戲吧,進而讓人尋到思想的源頭、真理的味道。 泰寧不大,面積一千五百平方公里,戶籍人口不過十四萬多。然而,猶如梅林戲的傳統特技中有“變臉”之招,泰寧的“變臉”,線下連線上,驚艷世界無數。好戲還在演,壬寅年六月,根據國務院同意的《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泰寧的戲還會異彩紛呈。 新時代的泰寧,沾著宋朝詩人陸游“云煙古寺聞僧梵,燈火長橋見戲場”的詩意,依然活在戲里戲外,天地一派泰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