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ble id="z6z3w"><strike id="z6z3w"></strike></table>
          中國泰寧在線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泰寧新聞網>深度視點> > 正文
          自成一格的泰寧杉陽古城備受專家贊譽
          2022-05-13 17:05:50? ? 來源:三明新周報   編輯:方玲   責任編輯:肖九華 審核:肖劍光  

          宏大的規格,開闊的空間,舒朗的結構,使泰寧古建猶如一位素養高、底蘊深的文人。(楊為春 攝)

          泰寧古城中大面積的明清建筑,屬徽派?好像不是;屬浙江、江西古建筑范疇?找不到充分的佐證;與邵武和近在咫尺的和平古鎮建筑一脈相承?又根本沒有“同父異母”的證據。

          對泰寧古城中的建筑,我國最權威的古建筑專家、梁思成的關門弟子羅哲文先生在認真考察完之后,不由自主地說:泰寧古城中的建筑,尤其是尚書第,不好歸入徽派建筑類型;這些民居有超規格的“僭越”行為,即含有京城官府建筑元素;這些建筑中的斗栱、柁墩、平面布局、架梁結構獨特,部分建筑構建其他地方找不到,極富地方特色……

          國家文物局資深專家謝辰生看完后也要求泰寧縣博物館的同志們進一步論證泰寧古城中的建筑,還肯定地說泰寧古城可以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清華大學著名教授王貴祥先生看完后贊嘆不已:泰寧明代建筑獨具地方特色,非常珍貴,值得深入研究……

          泰寧尚書第南門(楊為春 攝)

          “另類”的杉陽古城

          泰寧古城中的建筑個性十足,從建筑空間格局、架梁結構、裝修裝飾手法,以及獨一無二的建筑符號來看,它們區別于徽派建筑,是一種“另類”的古建筑群體。

          泰寧地處武夷山中段的杉嶺支脈東南麓的閩西北山區,有聞名遐邇的丹霞地貌、大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峽谷等自然資源,還有滿山遍野的建筑材料——杉木,古稱“杉陽”。優越的歷史文化,漢代煉丹遺址、閩越王遺址和疑是閩越王墓、漢唐古鎮遺址,尤其是杉陽風韻的明清古建筑群,更是令人流連忘返。得益于當時泰寧民間活躍著超群的民居建筑技師,也得益于古宅的主人們在當時掌握著優越的行政資源,加上明初的何道旻、明末的李春燁都涉足過京城、故宮的修繕工程,使得泰寧古城建筑顯得鶴立雞群。

          從史籍記載和古城考古發現,杉陽古城始建于北宋,南宋初具規模,明代持續發展,明中期、晚期漸進繁榮時期,明末清初處在黃金時節,清代維持、改建、添建,古城進入相對穩定時期,清末民國初漸漸衰弱。改革開放后杉陽古城喜獲新生,國家級保護單位的公布,促成古城保護、開發、利用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杉陽古城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世德堂建筑片區、嶺上街片區、城北片區以及其他片區組成,總面積近8公頃,城中約4萬平方米的明代建筑成片呈現,在福建僅見,國內罕見。

          古城格局從宋代至今基本保留原始狀態,建筑環境、人文歷史、古城風水(背靠爐峰山、金溪環繞、西東朝向)一直未變,明清建筑成片分布、區域相對集中。涵蓋6條古街、9條古巷、54座(處)明代建筑、23座(處)清代建筑、11座民國建筑、9口元明清古井,以及其他明清建筑遺址、遺跡30多處,古城文物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徜徉在杉陽古城大街小巷里,漫步在成片聯建、座座相依的古建筑中,能夠發現杉陽建筑特點顯著:保存完好,規模宏大,規格較高,空間開闊,結構舒朗,裝飾淡雅,文氣十足,猶如一位素養高、底蘊深的文人,其高貴之風和儒雅之氣迎面而來,與徽派建筑截然不同。

          貫通尚書第高大、幽深的甬道(楊為春 攝)

          杉陽建筑特點典型易辯,高舉架、大面積、大空間、大甬道、大臺階、大廊廡、大天井、大廳堂,普遍使用罕見或僅見的象鼻栱、如意柁墩,民居中采用最原始的古建筑構建一斗三升和抬梁結構。建筑底蘊深厚,布局嚴謹,氣勢宏大、端莊典雅、工藝精湛,其風格和做法受到京城官府建筑的影響,因此說,杉陽建筑是“官樣府第式建筑”不為過。

          杉陽建筑另類的建筑韻律、獨特的裝飾藝術,雖比不上北京故宮、京城王府建筑那樣雄偉莊嚴、金碧輝煌,但其傳統樸實、素雅凝重、功能實用、文化厚重在我國古建筑中獨具特色。具體體現在:布局上循規蹈矩,制作上精益求精,使用上以人為本,主次上排列有序、用材碩大精良,裝修裝飾講究,既含有《營造法式》中宋式建筑粗獷的結構特點,又有明代建筑的精巧文氣風韻。雖歷經四、五百年的風吹日曬,建筑整體仍完好如初,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技術價值全國罕見,為研究我國民居建筑、建筑風俗、建筑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是我國明代木構建筑民居中首屈一指的藝術珍品。

          尚書第天井(許平南 攝)

          一脈相承的官家府第

          杉陽建筑中,世德堂、尚書第、進士第、別駕第、太和堂、耕讀堂顯得鶴立雞群,可謂是杉陽建筑精品中之精品,它們是所有建筑的代表,建筑共同點幾乎相同,證明杉陽建筑及文化是一脈相承的。

          通俗地說,杉陽建筑集中在城鎮之中,形態高大峻拔、端莊典雅、個性十足,高貴中透露出儒雅文氣,豪華中顯現出樸實,古拙中不失靈動,簡約中不失精美,集府邸建筑、書院建筑、特色民居、祠堂建筑元素為一體,為獨具地方特色的大型、中大型民居。

          杉陽建筑注重自然環境與古城、建筑的協調關系。古城選址將地形﹑地貌﹑水流風向等因素都統籌考慮,以西北部的爐峰山作為整個城市的主靠山,面對東南邊玉帶纏繞的金溪河。衙署、孔廟、街道、民居等區塊布局合理。與中國絕大多數古建筑講究“坐南朝北”不同,杉陽建筑大部分建筑喜歡坐西朝東。

          尚書第黑、朱相間是尚書第裝束的主色調(楊為春 攝)

          古城整體建筑氣度非凡、端莊素雅。堂屋“合縱連橫”聚建一起,其間高墻相隔成九宮格狀。如意墻頭高低錯落、疊澀有致。紅石底座匡斗墻面,白灰勾縫古樸典雅。中軸與風水軸線結合、相對對稱的多進院落布局。大天井、大廳堂、書院(書齋)、街巷、水井等功能一應俱全,科學性、藝術性處理的恰到好處。

          裝修裝飾舒朗淡雅,文人氣息強烈。杉陽建筑中,內嵌式門樓上的磚雕裝飾簡約干練,懸墊柱礎的門柱,特制的門額,門簪點飾顯得別具一格。檻墻上的檻撻衣窗扇﹑堂內祁門頂的大型堂號匾、天井內石雕花卉形態的水缸花柱,黑、朱相間的漆飾,外檐下的花卉墨繪顯現出杉陽建筑特殊風韻。

          各自傳承 各自精彩

          相比徽派建筑,杉陽建筑還有著許多獨特的精彩。建筑結構上杉陽建筑柱枋架梁超高超大,大空間、大比例地使用《營造法式》規定的部分建制?;张山ㄖY構方式。普遍使用“冬瓜梁”,兩端雕出扁圓形(明代)或圓形(清代)花紋,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通體顯得恢宏、華麗、壯美。

          裝修裝飾上。杉陽建筑素雅大方,簡約文氣,石雕、黑紅漆、墨繪點綴?;张山ㄖ杭芤话悴皇┎势岫垡酝┯?,顯得古樸雅致。三雕為主要特征,精美絕倫。

          廊柱上端莊素雅的雕花裝飾(楊為春 攝)

          其它有如門樓樣式、馬頭墻、天井、檻窗皆有與徽派建筑截然不同的特色。此外,杉陽建筑是城鎮空間的明、清建筑群,徽派是鄉村空間的建筑,從現存古建筑保存完整度、原始度、古建筑考古資料表明,杉陽建筑年代稍早于徽派建筑。杉陽建筑只是在最后一進設二樓(女眷樓),而徽派建筑一進天井、二進天井、甚至廂房也為二層、三層樓。

          無論泰寧明清古城及古建筑叫什么名稱:“杉陽派”“杉陽明韻”“杉陽建筑”“五福明城”“五福天下”……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不屬于“徽派建筑”,不隨徽派建筑的“大流”。由于缺乏深層次的普查勘察和研究對比,泰寧古城中近9萬平方米的明清建筑長期以來被大家誤認為屬徽派建筑,而失去了自身光芒,這無論是對真實的泰寧杉陽古城、古建筑文化的研究,還是特色旅游的發展,都是一大損失。所以,為泰寧杉陽獨具風韻的明清古建筑正名,非常必要!不浪費杉陽建筑這些珍貴的文物資源,樹自己的品牌,立自己的黃金標志,是刻不容緩的事業。

          聯系我們|關于我們|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主辦單位:中共泰寧縣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泰寧縣融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泰寧縣新聞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轉載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中國泰寧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投稿信箱:zgtnzx@163.com | 舉報電話0598—7832300 | 網站備案號:閩ICP備2023010551號
          地址:福建省泰寧縣杉城鎮東洲路6號 | 郵編:354400 
          | 您是第 1 位訪問者


          全部免费a片在线观看,西西大胆国模人体艺,色欲综合视频天天天在线观看,国产孕妇A片全部精品,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1. <table id="z6z3w"><strike id="z6z3w"></strike></table>